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

人命在呼吸之間

人命在呼吸之間

***承接取段上下文*** 千萬記住,貪瞋痴慢不能增長。為什麼?貪瞋痴慢是三惡道的心;貪心是餓鬼,瞋恚是地獄,愚痴是畜生,傲慢是羅剎、修羅。你自己多反省就覺察到,我從早到晚起心動念,貪的念頭多,還是痴的念頭多,還是瞋的念頭多,還是慢的念頭多,這要反省。如果有,要改,痛改前非;否則的話,人命無常,佛經上講的「人命在呼吸之間」,一口氣不來就是隔世。有沒有想到一口氣不來我到哪裡去?這是大問題,其他的都是微不足道,都是小事,這才是大事。你這一口氣不來,你到哪裡?西方極樂是你嚮往之處,你未必能去得了,什麼原因?業障太重。我這麼多年來常常勉勵同學,你要想入佛門,我教人放下十六個字,這講了多少年,幾十年,放下自私自利,這是大障礙,放下名聞利養,放下五欲六塵,放下貪瞋痴慢,這十六個字。這十六個字只要有一個,你就入不了佛門。換句話說,這十六個字都有的話,只要有一個,極樂世界你去不了。所以自己想想,有沒有資格到極樂世界,不就很清楚、很明白了嗎?經聽多了,真聽進去了,你自然就覺悟,就曉得怎麼修法,不再迷惑顛倒,不再自己欺騙自己。這是最可怕的事情,別人欺騙我們無所謂,沒有關係,自己欺騙自己這個麻煩可就大!別人欺騙我們,我們歡喜接受,消業障;自己欺騙自己,那是造罪業,那不是消業障;還欺騙別人,那業障更重,叫自欺欺人,業障更重。
尤其中年以上,中年在中國標準的說法是四十歲,中年,中國人看人是看到八十歲。從前李老師常常跟我們講,二十歲是人生的春天,二十到四十,人生的夏天,四十到六十,人生的秋天,六十到八十,人生的冬天,用春夏秋冬來說。所以中年是四十,四十以上要常常替自己來生著想。四十之前想現前的多,來生少,四十之後要想來生多,現前可以過得去就算了,這才叫有智慧的人,這才叫真正聰明人。所以我們看佛陀,在經上看到佛陀,你看哪個地方有感,他那裡就有應。天上有感,天在我們上面,所以說往上升。
下面說「表位漸增」,地位漸漸往上漲,「不處人間」,升到天上了。「顯位清淨」,天清淨,你的心地清淨就跟天相應,而不是說我信了天神,將來我就會生天,不是的。天是清淨的,你的心達到一定清淨的水平,自然就生天,你具備了它的條件。這也是孔子在《易經.繫辭》裡所說的,他說「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」。真的,譬如森林,你到野外看原始森林,一片森林,只有一種樹木,它不雜,這是類聚。人以群分,一個團體一個團體,喜歡學佛的,就是佛教團體,大家都到這裡來;喜歡跳舞的,他一定在跳舞廳,他不會到佛堂來,人以群分。歡喜清淨的,天上,他自然就去了,我們世間人講俱樂部,他自然就入了那個俱樂部。
下面提了個問題,「若天表淨,何獨妙高」,為什麼說妙高?下面就講「妙」字的意思。「妙有十義,如於法故」。妙裡頭有清淨,這裡頭給我們說了十個意思。第一個是「體妙」,這是講須彌山,須彌山的體妙,「謂四寶所成」,這個四寶是金、銀、翡翠、水晶。我們用現在的話來說大家好懂,那就是說這座須彌山,這是很大的一座山,它是眾寶所成,說四寶,這四樣東西最多,不是說除這個四寶之外就沒有其他的,這四樣東西最多。像地球上這些高山一樣,這裡有很多礦,我們講礦產,須彌山也是如此,這四種礦物非常豐富,其他的是雜寶莊嚴,它不是泥沙。那我們要問為什麼?你就想到是果報,果必有因。住在須彌山的都是天人,須彌山半當中是四王天,須彌山的天頂上是忉利天,我們講清淨心,一層比一層殊勝。四王天人的心比我們世間清淨,雖然他也是欲界,他比我們高,比我們清淨,忉利天就更清淨。由此可知,環境真的也是從人心所感應的,真是七寶具足,無量之寶沒有一樣不具足,這是體妙。
「二者相妙,謂八方四級」。八方是東、南、西、北、東北、東南、西北、西南,八方,四級是四個階級,一層比一層高,這裡面諸天很多,天人很多,總的來說都是歸忉利天主管轄,忉利天主下面這一級像四方諸侯一樣。像中國中央政府是忉利天,省的這些領導那就是四王天,那是屬於諸侯。這裡面天王很多,天王有大有小,四天王這是大的,小天王還很多。「三者色妙」,色與四寶相應,「謂四正色」,北方金色的,東方銀色的,南方琉璃(琉璃就是翡翠),西方一般講水晶。這是清涼大師《疏》裡,跟李長者《合論》裡面講法有點不同,下面我們會看到。《合論》裡面講,東方是金色,西方是銀色,南方是琉璃(就是翡翠),北方是瑪瑙,說法不一樣。我們也不必去計較這些,為什麼?一切法從心想生,而且我們要著重它的表法,自己才真正學到東西,不必執著這些名字相。
馬鳴菩薩在《起信論》裡面就教給我們,聽經學教要記住三個原則,第一個「離言說相」,文字是語言的符號,不要執著言說,也就是不要執著文字,這是正確的,不要在這裡面起分別執著;不執著「名字相」,名詞術語,像此地講的四寶都是名詞術語,懂得它的意思就好;第三個要不執著「心緣相」,就是你怎麼樣去想,不可以去想它,一想就落在意識裡去,智慧不開。所以聽,聽懂就懂,聽不懂不想它,為什麼?還會聽到第二遍,還會聽到第三遍,這是佛說法的慈悲。這跟我們中國教學有點不一樣,中國教學老師不願意講第二遍,你聽不懂不再給你說。佛很慈悲,一遍聽不懂,兩遍,兩遍聽不懂,三遍,十遍聽不懂,二十遍。佛是很有耐心,不厭其煩的來教你,慈悲到極處,只要你肯學。佛這個說法也都是教導我們,我們要學佛的慈悲心、要學佛陀的耐心。
【*祈勸大眾持念***南無阿彌陀佛***南無觀世音菩薩***聖號*停緩地球冰山暖化*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*】*** 【扭轉乾坤】***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