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你自己真正證得
***承接取段上下文*** 現在講到十住,第三會是十住菩薩會,這是分證即佛,這是真佛,不是假佛。我們在前面跟諸位做過詳細的報告,初住菩薩他所得的智慧、神通、道力跟究竟圓滿佛果沒有差別,究竟果佛在十方無量無邊世界裡面,眾生有感他就有應,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。初住菩薩亦如是,沒有兩樣,所不同的就是究竟佛果無始無明習氣完全斷了,他無始無明習氣在,但是那不礙事。所以這必須要知道,這真正得大自在。法身、般若、解脫,三德祕藏他統統具足。
我們要想在一生當中成就,我們的成就是往生淨土,生到淨土,即使同居土下下品往生,也是圓滿成就。到西方極樂世界,你的神通、道力不亞於初住菩薩,這個很特別,為什麼?你的煩惱習氣並沒斷。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能力?那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,特別加持,搭上阿彌陀佛的便車,你得自在,你也有能力應化在十方世界,可是你要曉得,不是自己的道行,完全是佛力加持。自己一面修一面往上提升,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教學相長,慢慢提升。果然是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,到什麼時候真的是自己能力,不是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的?《觀經》講十二劫,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威神加持到十二劫之後你自己成就,這成就是什麼?你自己真的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那是你自己真正證得,這是西方彌陀淨土無比殊勝之處。我們除這個方法之外,那就要真修,《華嚴經》上真修,這很難,這太不容易。
所以取淨土基本的條件,你要記住,淨業三福。特別要記住,孝親尊師在《弟子規》,慈心不殺就是因果在《感應篇》,《十善業道經》這是佛經裡面的基礎,這是真正最初方便,你要從這裡認真下手。基礎奠定了,你才一門深入,那就一帆風順,沒有障礙。現在我們學佛障礙重重,都是基礎沒打好。所以我們的信心,祖師大德們常常批評說露水道心,太陽一出來就沒有了,有的時間很短,斷掉的時間很長,所以不能成就,原因在此地。
這是說信是住的方便,第二是講會,先講第二會。第二講「品來」,講這一品,「前品說信究竟,此品趣後說住,故次來也」。前品是賢首品,我們剛剛學完的賢首品,賢首品那個信講到究竟圓滿。所以古大德也有這麼一說,信滿成佛,這話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信圓滿了,信圓滿就是初住菩薩,他怎麼不成佛?所以說信究竟。這一品呢?這一品是趣後說住。住有學位了,像現在讀書,你拿到學位了,前面信位沒拿到學位,現在拿到學位。
下面第二段「釋名」,這是四門裡面的第二門,前面是來意,第一個是來意,第二個是釋名,解釋品名、會名。清涼大師說「釋名者,亦先辨會名」,先說,這是第三會。第三會「約處」,就處所來講「名忉利天會」,佛在忉利天講的。在處所上來說,就是地點,這會在哪裡開的?在忉利天宮開的,叫忉利天會。就人來說,人就是這一會的主席,這一會的主席是誰?法慧菩薩,所以我們也可以稱「法慧菩薩會」。這個會的內容是什麼?這次大會的主題討論些什麼?「約法,名十住會」,這都是「依主釋」。我們這樣一講,諸位就很清楚,會在哪裡開,什麼人做主席,討論些什麼,這你就很清楚,這是第三會。
第二是「品名」,品名就是升須彌山頂,品名。「須彌,正云蘇迷盧」,這是梵文音譯的,這是什麼意思?「此云妙高」,這是一個高山,加上一個妙,妙裡面所含的意思就太深太廣了。「如來以自在力,不起覺樹,應機現彼,故云升也」。這句裡面確實有最高的哲學、有最高的科學,這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,這叫自在力。自在力得大自在,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,你學不到,也不需要學的。怎樣才能得到?佛說了,這在後面「出現品」裡講的,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」,自在力是德,得大自在,自性裡本來具足。六祖大師開悟的時候講五句話,第三句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具足無量的智慧、無量的德能、無量的相好,跟《華嚴經》上講的一樣,佛法是平等法,一切眾生統統都有,所以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。你現在搞成這個樣子,搞得這麼可憐、這麼淒慘,什麼原因?因為你有了妄想分別執著,你能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,你就是佛。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上字字句句都是說的你自己,不是別人,與別人無關,全說自己,所以你看到毘盧遮那佛,那就是自己。
不起覺樹,覺樹是菩提樹,也就是說十信是佛在菩提樹下說的,沒離開。天宮,眾生有感,佛就有應,你說這是不是哲學?是不是科學?我們人間看到釋迦牟尼佛跟我們大眾在講經說法,天人有感,佛在那邊應。佛在那邊應,這邊沒離開那邊就應了,我們講分身、化身。我們凡夫一定都是這麼說法,化身、分身。實在講,在四聖位置裡面是可以說分身、化身,那就是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但是在一真法界裡頭,分身、化身講不通。就像觀世音菩薩「普門品」裡面所說的境界一樣,千處祈求千處應,哪個地方眾生有感,他就現身,感應道交。感應的快速,佛在經上把它比喻為海潮,海的潮水是很有信用,什麼時候漲潮,到那個時間它一定就漲,什麼時候退潮,一定的時候它就退。佛用漲潮、退潮來比喻應機,就是說眾生感的時候,佛就應的那個時候,決定是相等的,沒有絲毫差誤。
我們今天求佛,好像佛菩薩都沒有感應。其實有,你自己不知道。為什麼不知道?你煩惱太重,你妄念太多,不是沒有感應。如果你能夠把妄想、雜念放下一些,讓你的心清淨,那你就很明顯的感到。由此可知,修行修什麼?修清淨心、修真誠心。法身菩薩,這裡講到入住,入住就是發菩提心,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,打的是滿分,圓滿了,叫發菩提心。這個心一發,就是初住菩薩。由此可知,十信位的菩薩有沒有發菩提心?有,他只能打九十九分,還差一分。賢首菩薩九十九分,法慧菩薩一百分,往上都是一百分,都是圓滿的。我們今天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有幾分?有個一分、二分就不錯了。要不斷的向上提升,年年向上提升,月月向上提升,你行佛道,你行菩薩道。
【*祈勸大眾持念***南無阿彌陀佛***南無觀世音菩薩***聖號*停緩地球冰山暖化*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*】*** 【扭轉乾坤】***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