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

處事待人接物念念為別人著想

處事待人接物念念為別人著想
如果你真正知道這個事實真相,你想通了,想明白了,你要不要證得?諸佛如來、法身菩薩各個都希望你趕快證得,為什麼?你證得,他們這個俱樂部多一個成員,又來了一個跟我們境界相等的,歡迎。怎麼證得?現在我們知道了,放下執著、放下分別你就證得。只要這兩個證得,末後那個證得是不成問題的,為什麼?你天天親近大聖大賢,對你幫助太大!中國古諺語常講「凡事起頭難」,起頭是什麼?放下執著難。執著放下之後,往後就愈來愈容易。這個執著,這麼多年來我常常講十六個字,很多同學我這一提,應該你們都能說得出來。我們首先要放下自私自利。自私自利怎麼放下法?沒放下的時候,起心動念都是為自己利益著想,很少想到別人;學佛之後雖然也想到別人,還是自己為主。我們要把這個放下,那就是要在日常生活當中,處事待人接物念念為別人著想,不再想自己,把自己忘掉,你才能真正把這條做到。放下自私自利,放下名聞利養,這個要真幹。 釋迦牟尼佛做了榜樣給我們,釋迦佛沒有自私自利,他要有自私自利,他繼承王位,他多自在!他要為了自己,縱然是出家,從事教學了,他可以在自己國家,他是王子,自己國家可以給他建道場、建寺廟,他來弘法利生。他不要!這就是告訴我們名聞利養邊都不沾。每天吃飯托缽,托缽要知道人家給什麼吃什麼,每天一缽,菜飯都放在一起。而且這是修平等法,不是我托了之後就吃掉,不是的。托完之後拿回去,拿回去也沒有地方,大樹底下,樹下一宿,在野外,大家托缽都回來了,把這個飯倒在一起,然後再吃。真的一缽千家飯,每個人托來的飯菜混合在一起,平等。你這缽好吃,那缽不好吃。要平等,要混在一起。他這麼做法,沒有分別心,真的是利和同均。 所以名聞利養捨掉,五欲六塵的享受捨掉,貪瞋癡慢捨掉,他做出來給我們看。為什麼要這樣做?世間人最放不下的,在這裡面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,感得的果報也是虛妄的,但是虛妄他受,他不是不受,果報是三途,畜生、餓鬼、地獄。他真做到了。信徒供養的精舍,他也不固執,也樂意接受,但是他不要人家的所有權,借用。像祇樹給孤獨園、竹林精舍,這是住的時間比較久一點,講了很多大經,《華嚴經》最後一品「入法界品」,是在祇樹給孤獨園講的。祇園精舍遺址還在,建築已經沒有了,地基遺址還在,有很多人到那邊去朝聖,去參觀。從前比丘們住的房子,一個人一小間,很小,很簡單。 我沒有到過印度,我在澳洲,在西澳柏斯看到南傳小乘法師的道場,我去參觀,這裡面住了二十多個出家眾,都是男眾。它那一塊地是別人供養的,有一百英畝。他們這個道場自己建的,自己在山上砍樹,建了一個佛堂,一個餐廳,一個廚房,這是公用的。居住的房子好像每個人一個房間,它不在一起,一個一個分散的,我看到很好。他們沒有電燈,點蠟燭,有水,一切都自己自立。他們洗手間是公用的,自己房間裡頭沒有洗手間,洗澡的地方都是公用的。只有住的房子是獨立的,一個一個像小茅蓬一樣。多大?大概我們這個攝影棚四分之一大,不到三分之一,我們這個攝影棚有它四個房間大。一個人住,沒有床鋪,床鋪就是地上稍微高一點點,鋪的是草蓆,我去看,很簡單,裡面是乾乾淨淨,一塵不染。那個房子都自己造的,都自己建的,沒有找工人。每一個房間外面四面都有走廊,他們自己繞佛,在外面繞佛,很安靜。在我想,他們還是保存著世尊傳統大概像祇園精舍的那個方式。我看到很歡喜,那才叫什麼?真放下,放得乾淨。現在這些小城還真有依教奉行的,真正能夠把古時候傳統東西保留下來,這是我們非常嚮往的。 但是我們需不需要這樣學法?也不一定,方東美先生告訴我,我出家之後我們也常常往來,他常常勉勵我,佛法的精髓在大乘。大乘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,中國做了一次革命性的行動,那就是叢林制度的建立,這是古印度沒有的。方先生說,這個做法好,佛法要能傳遍全世界,一定要恢復叢林制度。叢林是什麼?大學。佛教傳到中國,在隋唐的時候正式辦大學,名字不叫大學,叫叢林。你看它的規模跟現在大學真的沒有兩樣,叢林的主席就是方丈,校長,首座和尚就是教務長,維那是訓導長,監院是總務長,職權完全相同,名稱不一樣。這什麼人搞的?說起來大家都知道,百丈大師、馬祖他們兩人幹的。百丈跟馬祖是惠能大師的徒孫,到他們手上就正式把佛教帶上學校化。提倡什麼?提倡依眾靠眾(在從前是自己修行),就是大家一起,避免一些懶散的。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就訂出制度,訂出規矩,每個人都要遵守,有了規約。所以叢林制度是中國佛教的特色,很值得提倡。 所以首座,有一個首座和尚,就是教務長,下面有很多老師,分座講經,那就是開不同的課,有般若講堂,有《華嚴》、有《法華》、有《楞嚴》,各個不同的堂口,堂口現在人叫教室。你喜歡學哪部經論,你就跟那個老師,你就上他的教室,課堂。等於說一個大學,它裡頭有不同的科系,共同科目一起學,專門的有專門的老師來指導。戒律是共同科目,修行是共同科目,修行的方式不外乎兩個堂口,一個是參禪,一個是念佛,所以它有禪堂、有念佛堂;戒律這是共同科目,它有戒堂。所以有學校、有大學的規模。方老師提醒我很多次,要我注意這個事情,當然這是緣分,有緣分應該要這樣做法;沒有這個緣分,我們要把這個觀念傳下去,希望將來後人有這個因緣的話,一定要把佛教走向大學,叢林就是佛教大學。佛法這樣好的東西,從前的叢林是教學,現在沒有了,現在教學沒有了,所以感到非常的遺憾,讓社會大眾對佛教產生很大的誤會,這不能不知道。 我們看這一段,清涼大師的《疏》。釋迦牟尼佛當年教學有些狀況我們應當要理解,我們才真正學到東西。清涼的開示,假設一個問題,「問:動靜相違(動靜是二法,互相違背),去住懸隔,既雲不離,何得言升?」既然說沒有離開,釋迦牟尼佛沒有離開菩提樹下,他怎麼跑到忉利天去?怎麼能夠到忉利天主,帝釋是我們中國人稱玉皇大帝,就是他,到玉皇大帝的寶殿去?這個問題問得好。下面答說,「古有多釋」,古人有很多的解釋,統統在此地來提一提。然後清涼大師有說明,對他們的說法也有批判。你看第一個說法,「一雲」,這都是古來的法師他們的說法,他說「本釋迦身,不起道樹,別起應化,以升天上」,這是一個說法,也能講得通。釋迦牟尼佛的本身在此地,化身去了,他有神通,他有變化,化身到忉利天去了,這是第一個法師所說的。又有一個說,「一雲,不起是報,升天是化」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,這是他的報身,升忉利天的是他的化身。你看此地講的是報身、化身,前面講的是本身、應化身,意思都有一點相通。第三個法師說,「一雲,不起是法身,升天是化用」。他說不起這個身,世尊身在菩提樹下入定的這個身是法身,升天是他變化的作用。 下面有四個字是清涼大師對他們的批判,「並非文意」,不是經文的意思,這個說法不是經文的意思。為什麼?底下給我們解釋,「以此文中,俱是毘盧遮那十身雲故。」這在《華嚴經》上說,毘盧遮那是法身佛,盧捨那佛是報身佛,像釋迦牟尼這些都是應化身。所以毘盧遮那十身雲故。《華嚴》用十代表圓滿。通常我們講佛身都講三身,三身就是法身、報身、應化身。三身展開細說就是十身,《華嚴》說十身。法身,是法性身。什麼是法身?法相就是法身,法相是什麼?宇宙之間森羅萬象依正莊嚴,像山河大地、花草樹木,這統統是法性現的相。法身在哪裡?哪一法不是法身?法法皆是,法身沒有相,法身能現一切相,所以法身稱為法性身。法身就是法性,遍法界虛空界,森羅萬象是法性所現的,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。法身無處不在,無時不在,遍法界虛空界,哪個地方有緣他就現身,沒有來去、沒有先後,這是法身。因為在法性裡面沒有時間、沒有空間,真的是不二。 報身是什麼?報身是智慧圓滿,報身是智慧身,智慧現相是究竟圓滿的相好,所以這個經上講的報身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「身有無量相,相有無量好」,是圓滿報身,這是你的真身。報身為什麼現呢?現在我們曉得,報身是法身菩薩,就是成了佛,但是無始無明習氣沒斷,是這個緣現的。沒有緣不會現身,它總有緣;因不必說,因是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,六祖講的「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」,那是因,有緣就現了。應化身那是隨眾生的緣遍法界虛空界,這裡頭有十法界,十法界裡面的眾生,四聖六凡,眾生有感自然就有應。應以佛身,就是應化身,應以菩薩身或者應以聲聞身,應三十二應裡面講的,我們現在講應以耶穌的身就現耶穌,應以阿訇身就現阿訇,眾生怎麼感,他就怎麼應,這叫應身。化身是變化的,那是應的時間短暫,變化身,變化身也有種種不同。這叫三身。三身展開,《華嚴》講得細,講十身。今天時間到了,我們就學到此地,明天我們再跟諸位細說《華嚴經》上講的十身。【*祈勸大眾持念***南無阿彌陀佛***南無觀世音菩薩***聖號*停緩地球冰山暖化*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*】*** 【扭轉乾坤】***

沒有留言: